在消費市場的宏大版圖中,餐飲行業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步入 2025 年,中國餐飲市場在經歷了諸多變革與發展后,呈現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趨勢。這些趨勢不僅深刻反映了當下消費者需求的轉變,還預示著餐飲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一、消費降級與消費理念升級并存
當下,消費者在餐飲消費上依舊保持審慎的態度,消費模式呈現出明顯的降級特征。消費行為從追求品質轉為實用,渠道從高端場景下沉至折扣渠道,結構從多元聚焦剛需。然而,不變的是,消費者對于消費體驗和產品品質的追求卻始終如一。調研數據顯示,在餐飲消費者對品牌的傾向性方面,僅 20.6% 的消費者喜歡選擇大品牌、知名品牌的餐飲門店;偏好小眾、有特點、有個性的餐飲門店的消費者占比達到 27.4%;23.8% 的消費者雖不追求品牌,但認為品牌代表質量,傾向連鎖餐飲品牌門店;而 27.7% 不在乎品牌,只要產品好就會選擇,還有 0.5% 為其他情況。消費者受教育程度提高,對產品實際價值判斷更深入,且互聯網發達使信息透明度增加,消費者選擇更豐富等,造成了品牌祛魅這一趨勢。同時,紅餐產業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,在消費者對新餐廳的傾向性上,29.6% 的消費者只要價格合適,有新餐廳通常都會去嘗試;35.8% 的消費者大概一半時候嘗鮮,一半時候選擇已消費過的餐廳;32.2% 的消費者多數時候選已消費過的餐廳,有時嘗試新店;僅 2.4% 的消費者基本選擇已消費過的餐廳,很少嘗試新店。這表明消費者對新穎餐飲體驗有較高追求,獵奇與嘗鮮,追求新穎的餐飲體驗成為趨勢。
二、餐飲回歸 “現炒現做”
近年來,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及煙火氣息的追求愈加強烈,餐飲市場回歸 “現炒現做” 的趨勢也愈加明顯,諸多品牌通過明檔廚房、明火現炒、現切現做等方式強調食材的新鮮與烹飪的現場感,以增強消費體驗。在小吃快餐領域已涌現了一批現炒快餐品牌。這種回歸傳統烹飪方式的做法,讓消費者能直觀看到菜品制作過程,感受到食物的 “溫度”,滿足了其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心理需求。
三、連鎖化步伐加快且馬太效應突出
連鎖化一直是餐飲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,進入 2025 年這一趨勢進一步加快。2024 年,我國餐飲行業的連鎖化率從 2020 年的 15% 穩步上升至 22%,并預計在 2025 年進一步提升至 24% 左右。2023 - 2024 年,各細分品類的連鎖化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,現制飲品的連鎖化率從 49% 提升至 52%。然而,在連鎖化加速的同時,馬太效應日益突出。2024 年拓店成績好的品牌集中在少數幾家,如蜜雪冰城、瑞幸咖啡、庫迪咖啡等,它們憑借品牌影響力、強大的供應鏈以及成熟的運營模式,加速搶占市場份額。與之相反,更多的企業門店出現收縮,中小品牌在品牌知名度、資金實力和供應鏈整合方面相對較弱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巨大壓力。
四、細分賽道與品類融合發展
在餐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,眾多餐飲品牌紛紛挖掘新的消費需求或更細分的地方特色品類,以形成差異化。在 2024 年期間,薯條專門店、旋轉小火鍋、手作珍珠奶茶、齊齊哈爾烤肉、江西小炒、酸湯火鍋等數十條細分賽道受到市場的關注,催生出了眾多新銳品牌。與此同時,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,不少品牌打破傳統品類邊界,推出了豐富多元的產品組合,茶飲 + 烘焙、咖啡 + 輕食、火鍋 + 甜品等組合形式不斷涌現。一些品牌還通過 “主副互補” 的形式推出其他細分賽道的子品牌,以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,還有品牌將快餐的效率與正餐的體驗相結合,推出了 “輕正餐” 模式,品類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。
五、“餐 + 飲” 模式名副其實
“飲” 的板塊以茶飲和咖飲為代表,已經各自發展成千億級強勢賽道。2019 - 2024 年,咖啡市場規模從 400 多億增長到 1100 多億。現在很多餐飲門店推出了 “餐 + 飲” 的消費模式,這樣的做法對門店引流、增收、改善營收結構都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。比如火鍋店搭配特色飲品,中餐廳提供自制茶飲等,通過餐與飲的結合,豐富消費者的用餐體驗,增加顧客粘性與客單價。
六、外賣成為大盤增長重要貢獻者
外賣已成為與堂食并駕齊驅的消費場景,且年復合增長率超過 20%,遠高于餐飲大盤增長率(已在 10% 以下)。今年年初調查顯示,80% 以上的消費者每月點外賣超過 2 次,超過 4 成的消費者每周點外賣超過 4 次。預計 2025 年,外賣會成為餐飲大盤增長的最重要貢獻者。餐飲企業也越發重視外賣業務,優化外賣包裝、豐富外賣菜品選擇、提升配送服務質量等,以在外賣市場中占據更有利地位。
七、高端餐飲消費被重新定義
曾經主打浮夸裝修、非理性溢價的 “偽高端餐飲” 受到批判,而 “真高端餐飲” 強調精致質價比。盡管當前高端餐飲發展受阻,但高端餐飲的消費需求并未減少。消費者在選擇高端餐飲時,更加注重菜品品質、服務細節以及獨特的用餐體驗,而非單純的品牌光環和奢華環境。一些高端餐廳開始調整經營策略,簡化菜品制作流程、優化供應鏈,在控制價格的同時保證品質,以迎合消費者新的需求。
八、供應鏈專業化程度提升
下游連鎖化、規模化的發展帶動了上游供應鏈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。隨著大連鎖品牌的涌現,如海底撈、蜜雪冰城等,其采購量大、要求高、議價能力強,使得上游企業對餐飲渠道的依賴程度加深,構建面向連鎖 / 餐飲工業企業的銷售渠道成為上游企業未來競爭的關鍵。同時,供應鏈在餐飲創新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餐飲供應鏈企業擁有跨品類、跨地域服務的優勢,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,能夠獲取豐富的食材資訊、市場數據和消費者洞察,在產品創新上具有先天優勢,助力餐飲品牌在產品端實現創新突破。
2025 年中國餐飲市場的這些趨勢相互交織,為餐飲企業帶來了諸多機遇與挑戰。無論是新興品牌還是傳統餐飲巨頭,只有精準把握市場脈搏,順應趨勢進行創新與變革,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脫穎而出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